主页 > 新闻 >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2023-04-17 14:23 | 来源:未知
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份好工作?曾几何时,在外界看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对着电脑,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体面工作。
然而最近,一些人却“逃离”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厂员工。在体力劳动中,很多人称获得了久违的快乐和充实。
写字楼为什么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当他们摆脱脑力劳动时,究竟在摆脱什么?
“在大城市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
从去年2月到现在,豆豆经历了自工作以来一段难得的“放松”时光。
她辞掉上海的工作,暂停11年的职场生涯,先是做手工,后来去山区支教。今年3月,豆豆父母在湖北老家开了一家早餐店。豆豆怕他们太累,于是回家帮忙做了一段时间的体力活。
每天四五点起床准备,六点开始招待客人,断断续续忙到十一点。由于早餐店还卖小炒,中午也不得闲,只能赶紧扒拉几口饭,下午又要准备第二天卖的东西。
忙活一整天脚不沾地,豆豆却获得了多年未有的好睡眠。几乎沾床就睡,一直到天亮。以往手机不离手的她,一天也看不了几次手机,今天热点是什么,八卦、热搜,全都不用在乎。她只用关心眼前的事,这桌客人点了什么 ,吃了多少钱结账没,后面如何调整餐单,如何梳理好店里流程减少重复性工作等等。
看不同的食客来“过早”,豆豆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一个77岁的老爷爷早餐吃馄饨配白酒,老爷爷说他每天下地干活,一天喝三顿酒;一个78岁的老奶奶怎么都不让年轻人替她付账,说她昨晚跟朋友打牌刚赢了300……
离家多年,家乡的人和事对豆豆来说已变得很陌生,这次通过卖早餐又重新连接起来。“在大城市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其实不是。”她说。
“逃离”写字楼的原因
事实上,不只豆豆。大厂员工转行卖快餐、设计师转行做宠物美容、女生兼职做陪诊师……最近,“轻体力活”一词在网上走红,很多人告别写字楼,拥抱体力活。
豆瓣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建立不到五个月,已吸引超4万人加入。从80后到00后,对于工作的重新思考和可能性的探索正成为很多人在做的事。
久期是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的组长,1998年出生,工作不到一年,她将小组的建立溯源至和朋友们的聊天。
“去年工作后,我发现职场跟预期的不太一样,和朋友聊天时大家会说,要不然去做个保安吧。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要不然’,而归纳起来这些‘要不然’并不符合常规意义上好工作的定义。”久期发现,很多人想做的反而是不太动脑的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心理趋势是怎么来的?这引起了她的好奇。
从久期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做脑力工作不开心,其实大多并非因为工作本身,或是不想动脑思考,而是工作附带的人际关系层面带来的困难较多。
豆豆也分享,她有个剪辑师朋友白天工作,晚上去送外卖,用做体力活来对冲在办公室积攒的精神压力。
此外,很多脑力工作的边界感也不那么明显,一个微信就能把人拉回工作状态。久期说,体力劳动相反,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所谓“体力劳动有时尽,脑力劳动无绝期”,很多人做体力活看中的就是这点。
轻体力活带来的改变
轻体力活还可以带来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
大学刚毕业的孙晴曾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做运营。每天开很长时间的会,最后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由于跟老板观点不一致,她还被“穿小鞋”,一度导致她对找工作很抵触。
最近,她在准备留学的间隙,去一家咖啡店兼职。虽然很累,但完全没了坐在办公室的心理煎熬。对她来说,做体力活除了没精神内耗,还足够简单,没什么挑战,更不会有怀疑自己的感觉。咖啡店环境很好,老板同事都不错,每天闻着咖啡香,闲暇时还能听音乐,完全超出她的预期。
而在豆豆看来,体力活都需要当下去完成,而且能够立马给出反应,成果较为明显,相比职场中一些明显无法完成的目标,更让人有成就感。
很多人有类似的感受。有网友从大厂辞职去当收银员,她的感受是,每一笔账都有准确的数字,每一天工作都有明确目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哪怕是帮老奶奶选到不甜且易嚼的面包,也让我感到与他人的真实链接,这在以前的工作中几乎从未有过。”她分享道。
让工作具有意义
对于工作意义的思考,正成为当下很多人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大学毕业后,豆豆就一直在职场打拼,遵循着职场的法则,从没有过空窗期。辞职前,她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到了中层管理岗位,薪资体面,是别人眼中的好工作。
但她自己知道,在这11年里,她不停地往前追,还是只能被推着朝一个路径往前走,想尝试别的很难,往上走也有职业天花板。
让她最在意的,还是工作本身。“很多无意义的会议,无意义的OKR,各种对齐,周报、月报、年报,明知一些目标完成不了,也需要继续做。时间一久,精神内耗,每天都如若针毡,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豆豆说,30岁左右时,她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去年2月份,她本打算去朋友公司,恰巧自己公司资方撤资,她便从职场出来了。
豆豆说,前几年她都是一步步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现在她想尽量去做自己想尝试的事,以自我目标驱动,而不是被职场的KPI驱动。
久期对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里的一个帖子印象深刻。女孩2018年毕业后到深圳做视觉设计,虽然工资待遇、办公环境各方面都不错,但她却形容自己“每天活得像个老鼠”。后来女孩从深圳回家,转行做了宠物美容师。
久期注意到,帖子前后文字的语气都不一样,明显能感受到女孩转行后的开心。让她更有感触的是,女孩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认真研究了晋升流程、前景等,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状态。
在久期看来,其实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概念并不重要,两者也不是对立面。任何一种职业或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不是追潮流追来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跳出社会惯性的一种探索
当然,体力活也并不完美。孙晴举例,比如工资低,忙的时候跑断腿,有时候还会被客人凶,无法做长久等等,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际关系的问题很难避免。
“轻体力的确很好,当下也可以让我们很快乐,但会不会是青春饭呢?应该关注当下还是考虑未来?”在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也有人如此发问。
“你不得不承认,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年轻人也只年轻一次。每个人都知道,思量长远是更稳妥的,但为什么大家在知道这样更稳妥的情况下还这么做,一定也是有TA的道理。很多年轻人焦虑的问题,不是上一代人能理解的。如果一味考虑长远,而忽视自己的情绪状态,可能也不划算。”久期说。
在她看来,当下很多人做轻体力活的困扰还在于:别人怎么看?会不会不光彩?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你应该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成为好学生,念好专业,找好工作,但有些人会慢慢反应过来,这个‘好’,到底是谁定义的呢?”久期认为,轻体力活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不一定非得沿着社会框好的轨迹往前走,可以去探索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性。
她认为,不管去做体力活还是脑力活,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豆豆有相似的看法。她分享,辞职后三个月是最幸福的时候,但三个月后,也有人因为没事做或经济原因陷入焦虑。在她看来,不管做什么,找到自己的目标并进行自我驱动很重要。(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名为化名)
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