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读懂网友心声,杜绝防疫“层层加码”

2022-06-09 08:58 | 来源:未知

 【社评】读懂网友心声,杜绝防疫“层层加码”

 
  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认真、科学、精准地落实防疫政策,不用宰牛刀去杀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水准的协调能力,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无疑是对很多地方官员的严峻考验。
 
  据新华社报道,6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九不准”要求,包括“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及封控区、管控区的管控时间”等。新闻引来网上一片叫好,也有网友在跟帖中担忧:就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千条妙计,他有一定之规”。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多地在疫情防控中不时出现简单化甚至“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比如,一些地方随意设卡拦查,阻碍正常通行;一些地方禁止低风险地区群众返乡,要求返乡群众自费集中隔离;一些地方将“非必要不外出”变成“严禁出行”,随意延长集中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时间……类似做法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人为推高了全社会的防疫成本,基层群众多有不满。
 
  此番列出清单式禁令的“九不准”,可以说是国家层面针对过度防疫的纠偏之举,其中的每一条都极具现实针对性,不乏令人心痛的前车之鉴,这表明中央治理过度防疫的决心,其中对特定情境下诸如返乡的高校学生、客货车司乘人员等特定人群的关照与考量,也是科学、精准防疫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语境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最大可能减小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叫停防疫“层层加码”行为,但一些地方依然故我,甚至“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群众一旦有不满不解、想问个究竟,往往被相关人员一句“这是上面的规定”怼回。一些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策和执行“两张皮”,是“层层加码”现象的核心。相关方面应正视来自网友的担忧——如果有的地方不执行中央要求怎么办?群众如何投诉举报?如何让各防疫部门及人员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且能正确对待群众呼声?
 
  “层层加码”现象暴露出一些地方在疫情防控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尤其是一些人有或多或少的怕担责心理。在一些官员眼里,即使管辖范围内防疫举措是“层层加码”了,顶多被基层群众骂几句,严重的可能被组织通报批评。可是,一旦管辖范围内出现较多病例,则很可能被认定为防控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严重的可能被免职、撤职——这是一些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可以说,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分寸,至关重要——认真、科学、精准地落实防疫政策,不用宰牛刀去杀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水准的协调能力,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无疑是对很多地方官员的严峻考验。
 
  其中,设立高效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让“层层加码”行为能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则是为相关禁令落地兜底的关键之一。目前,相关投诉举报大多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官网开设的公众留言板及市民热线等,但受理处置中不乏迟滞、拖沓甚至石沉大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大问责力度,让“层层加码”者付出应有代价,使相关惩戒产生更大痛感。正如有观点所言:如果加码防控就加码问责,如果“一刀切”就被“切一刀”,恐怕更多人不敢“顶风作案”。
 
  常态化防疫下,“层层加码”的措施随时可能成为横亘在企业和个人面前的一块块巨石。期待相关部门能读懂网友留言中的吐槽与担忧,在制定科学高效、有力度又有温度的防疫政策上多下功夫,同时,确保群众举报有回音、投诉有效果,上下共同努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

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