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校企联合校城共建创新平台成效初显 车联网前沿成果快速在汉产业

2022-06-12 08:22 | 来源:未知

  6月10日,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应用研究工程中心内,该校智能制造学院院长余五新团队师生,正在对“复杂路况场景下智能物流车路协同精益化控制研究”做项目阶段性报告。

 
  “企业需要场景供给,而高校也需要科研供给。”余五新介绍,该中心由江汉大学与武汉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行深智能、东风股份等携手共建,于去年挂牌。同天,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简称“武汉示范区”)的13辆智能网联物流车,就开进了江汉大学校园,开展末端无人快递配送、无人售卖等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武汉示范区要建立国内最大规模社会车辆参与车路协同应用,少不了丰富场景的供给。而在江汉大学尝试的“物流配送”,正是武汉示范区15个具体应用场景之一。
 
  余五新介绍,目前配送已告一段落,进入数据处理分析阶段,将为校企合作的多个科研课题提供数据支撑。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特聘专家、武汉科技大学智能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工雷洪钧说,下一代汽车的人才供给仍显不足,他建议在汉高校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锂电池材料、智能网联、氢燃料电池、汽车轻量化、汽车芯片等领域打造差异化学科优势,加速培养下一代汽车领域专业化人才,还要支持本地优秀的职业院校,为市场培养生产加工、智能制造、电池工程师、三电技术、新能源二手车评估及售后服务等技能型人才。
 
  2021年,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新增了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就连我所在的学院也是‘簇新’的。”余五新介绍,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两大学院都为全新组建。
 
  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还将新建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在多所在汉高校,创新链、人才链迅速“贴”着产业链换道。
 
  ■ 国内首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有望应用于武汉增程式电动车
 
  6月10日清晨,武汉华科福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李箭,驱车来到武汉未来城的“马蹄莲”大楼下。企业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等实验的实验室,就在这栋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武汉新能源科技企业孵化器内。
 
  在燃料电池的多个种类中,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分布式发电、交通车辆辅助动力电源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用在商用车增程器上,能大幅增加续航里程。
 
  博士李箭埋首创新18载,基于华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燃料电池研究中心组建团队,开发出了国内首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目前正在汉开展增程式电动车项目。
 
  同一天,在位于沌口的东风商用车技术研发中心,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整车技术总师任卫群,正在带领团队对一款新能源工程车进行动力性能和轻量化提升。“改进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东风商用车沿袭东风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方针,注重自主研发和创新领先。”任卫群自豪地说,东风商用车新能源环卫底盘市占率40%,名列环卫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车辆还曾为上海进博会服务。
 
  无论是中小创新型企业,还是链主型企业,都是研发投入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据了解,东风技术中心在新能源、智能驾驶两大领域,仅去年就重点推进60余项研究课题。
 
  在新能源车领域,既有东风、康明斯、上汽通用、吉利、小鹏、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还有雄韬、氢阳能源、武汉理工氢电科技、亿咖通、华砺智行、黑芝麻等,围绕车规级芯片、氢燃料电池、储氢技术、高精地图、激光雷达、高安全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创新。
 
  而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仅由东风公司牵头成立的“武汉市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会”,就串起了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编辑:小编